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坐骨神经痛

时间:2024-12-10 17:38:02

坐骨神经痛(sciatic)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的病损,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西医认为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损部位,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其中根性疼痛远较干性疼痛多见。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中医称腰腿痛。

认识误区

许多医药说明书、广告或科普读物,将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病相提并论。我们骨科专业人员认为:这不但不严谨,还会对患者产生误导,因而有必要为它“正名”。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从脊髓腰段的神经根发出,由臀部的梨状肌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挥肌肉运动,传导皮肤感觉。正常人左右两侧各有一根。人体五个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负担最重,活动度最大,容易发生退变老化。长期劳损或突然扭伤,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充血、水肿以至粘连等病理变化。突出的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咳嗽时加重。这种症状就是坐骨神经痛。它如同发热一样,只是一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正如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感冒、肺炎或脑膜炎等等一样。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虽多,但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多为第4~5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骶骨间的椎间盘突出。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科门诊,我们发现: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以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这种症状。比较常见的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梨状肌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管肿瘤等等。但有些时候,有些医院、非骨科专业的医师对于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匆匆下一个“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后就盲目对症治疗,而不去追究深层的病理原因来对因治疗,其实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病人到医院就诊骨科时,骨科医师应该亲手为病人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并辅助以X线片、CT、MRI(核磁共振)等,对病情作出合理的病理学诊断,才能做到对因治疗,真正消除患者痛苦。

需要指出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见得一定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人体共有五个腰椎,与此相对应,有五对腰神经根,部分第4腰神经根、第5腰神经根与第1、2、3骶神经根组成坐骨神经,而第2、3神经根和第4腰神经部分纤维,只参与组成分布于大腿前方的股神经,不参加坐骨神经组成,因而第1~2或第2~3或第3~4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股神经受压迫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抬腿无力,大腿前方或内侧皮肤感觉迟钝;还有些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坐骨神经痛。有的发病早期或整个发病过程可能仅表现为腰痛,还有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路,就觉得下肢酸胀无力,必须休息或弯腰下蹲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有的病人仅感到肢体发凉;个别严重的出现瘫痪,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 

病因

坐骨神经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临床症状以疼痛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散,呈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弯腰、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为主。患侧腰、骶、髂、臀、、腓、踝等处可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