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首页>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8-7664
  • 国内刊号:33-123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P波终末电势、P波离散度的影响

陈国忠;傅国胜

关键词:P波终末电势, P波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P波终末电势(PTFv1)、P波离散度(Pdisp)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溶栓的AMI患者,根据溶栓后冠脉是否再通分为:再通组62例,未通组24例.测量所有患者溶栓前、溶栓后3h和1周之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PTFv 1、Pdisp.结果再通组和未通组溶栓前的PTFv1分别为-0.0352±0.0135和-0.0347±0.0147mm.s,Pdisp分别为44.57±10.4和43.95±10.63ms,两组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两组溶栓后3h和1周的PTFv1、Pdisp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 05).再通组在溶栓后3h和1周PTFv1为-0.0308±0.014和-0.0303±0.0141mm.s,Pdisp为37.66±10.43和36.94±12.38ms,分别与溶栓前的PTFv1、Pdisp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但溶栓后3h与溶栓后1周的PTFv1、Pdisp分别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未通组的PTFv1、Pdisp在溶栓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62例冠脉再通患者,溶栓前12例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其Pdisp为51 94±7.07ms,而50例无房性心律失常,其Pdisp为42 79±10.33m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溶栓后1周两者Pdisp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而PTFv1在溶栓前或溶栓后,两者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AMI溶栓后冠脉再通能降低Pdisp及减少PTFv1负值,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