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概括临床医学各学科的省级综合性期刊,是传播、交流临床医学科学知识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办刊宗旨,中西医结合、面向临床,服务基层。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出版部门: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8-766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33/R

邮发代号: 32-1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8-7664
  • 国内刊号:33-123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14年第10期文章
  •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汇总分析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而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更是一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置,死亡率、截肢率较高的疾病[1]。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手段参差不齐,临床上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现对国内期刊发表的30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倪海真;潘乐门;吴子衡;苏翔;虞冠锋;黄景勇 刊期: 2014- 10

  • 早期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与开放式手术二种方法比较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为常见的一种肿瘤[1],发病率较高且到了晚期的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对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开放式手术虽然操作难度较小,但是有手术耗时长、对患者的损伤大、手术的出血量大等缺点[2]。作者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膀胱肿瘤患者,67例经尿道膀胱电切术,65例经开放手术治疗,现......

    作者:李春浩;朗金田;张志坚;崔刚 刊期: 2014- 10

  •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和产程的影响

    1996年,WHO颁布的《正常分娩监护实用守则》中提出产时服务模式应从以医生为中心全面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从而优化自然分娩、提高护理质量,并保证母婴的安全[1],责任制助产护理即在临床护理中对产妇实施“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助产服务,是《正常分娩监护实用守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本文对56例初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服务,并与传统助产模式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该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产......

    作者:吴贤珊 刊期: 2014- 10

  •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疗效观察

    心源性休克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是指急性心脏泵功能衰竭,心排血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下降所引起的休克,多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导致,当左心室心肌损害>40%时常可出现心源性休克[1],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心源性休克中由于部分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功能缺失,对缩血管药物反应下降,甚至随着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增大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对冠状动脉血管产生收缩作用[2],增加治疗的难度......

    作者:张蓉;李建国;李灵丰 刊期: 2014- 10

  • 阑尾周围脓肿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阑尾周围脓肿是指化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被大网膜包裹粘连,炎症局限,从而形成的炎性包块[1]。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严富国;杨红江;王方平;周晓峰 刊期: 2014- 10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额叶脑挫裂伤中的应用

    额叶脑挫裂伤是临床常见的颅脑损伤,常在受伤早期,意识障碍程度相对较轻,但是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多变,甚至可迅速恶化,其临床经过和治疗具有一定特殊性[1],手术时机及指征有时不易把握。所以对此类患者进行持续监测颅内压,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本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颅内压监护仪对30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练晓文;陈建良;侯春艳;游恒星;钟远强 刊期: 2014- 10

  • 早期脑脊液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出血性疾病,是神经科的急症、重症,可导致患者死亡。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早期通过手术夹闭破裂的动脉瘤、清除颅内血肿,是治疗的关键,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也至关重要。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进而发生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旨在探......

    作者:高嵘;徐平;赵旦;沈鸟松;蒋锋;刘惠祥 刊期: 2014- 10

  • 第2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伴血管神经缺损的手指创面

    手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如果同时合并血管神经缺损,则修复难度增大。周围神经缺损长度超过其直径4倍,则难以直接吻合,必须行神经移植术[1]。游离植皮和带蒂皮瓣移植为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用方法,但术后皮瓣感觉恢复欠佳;第2趾侧方游离皮瓣携带固有血管、神经,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创面的同时可以修复缺损的血管、神经,术后皮瓣外形逼真,感觉良好。本科采用第2趾侧方游离皮瓣修复伴血管神......

    作者:王春明;沈国良 刊期: 2014- 10

  • 环孢素A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无效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而致血小板减少为其特点。T淋巴细胞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直接或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1]。大约25%~30%成人ITP患者对一线治疗方案(包括类固醇皮质激素、脾切除)无效,这部分患者10年死亡率10%~20%,归因于出血和治疗毒副作用[2,3]。所以,对这部分ITP......

    作者:张浩;薛阿利;冯爱梅;郭海飞;赵朴 刊期: 2014- 10

  • 剖宫产术后急性左心衰5例临床分析

    妊娠期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孕妇在剖宫产术后出现左心衰的情况较为少见,多见于高危妊娠患者[1]。对正常孕妇术后心力衰竭的原因进行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对5例剖宫产术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晓峰;邵志强;陆丽华;朱云花 刊期: 2014- 10